電力電網的建設給電源行業帶來的商機
電網建設與發展會使電力供需矛盾趨于緩和,電力工業的發展為高壓開關電源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預計“十一五”期間,電網總投資將達到12000億元,年均電網投資額將比“十五”期間年均投資額增長90%以上。此外,三峽特大水電站發電、北京申奧成功所需的大規模城市電網改造、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電氣化鐵道改造等重點項目,都將會有效地啟動配電網建設。特別是近兩年火電建設突飛猛進的拉動,我國的輸配電開關控制設備行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態勢。從2002年開始至今,行業的年銷售收入增長率始終保持30%左右的高水平。目前,國家已開始在西北330千伏電網之上建設750千伏電網,預計到2020年,西北地區將建成750千伏輸電線路3000~5500公里,變電容量2000萬千伏安左右。另外,國網還在積極建設晉東南-荊門-南陽的1000KV交流輸電示范工程。“十一五”期間電網公司還將擬建直流輸電工程,線路總長4800公里,輸電容量1236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特高壓交流加直流的市場累計約為4060億元,其中交流約2560億元,直流約1500億元。
在上述因素帶動下,我國輸配電設備行業將保持著一個較長的景氣周期,為行業內企業提供了大好的發展機會和巨大的市場空間。高壓開關電源作為重要的輸配電設備,對電力工業有著很大的依存性。
電力電網的建設給變壓器廠商帶來利益
變壓器是電網配電的重要設備,主要包括兩部分,運行在主干電網的輸電變壓器和運行在終端的配電變壓器。在電力建設的強力推動下,全國變壓器行業經濟運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2007年底我國裝機容量將達到6.38億千瓦,如果按照每年裝機增長6%的保守估計,每年新增裝機3800萬千瓦,變壓器容量需求4.6億千伏安。
“十一五”電網建設引爆了輸變電設備新市場。僅從變壓器行業的代表性企業,不難看出,他們不僅在近年來西電東送、南北互供、跨區域聯網等重點工程的建設中屢有斬獲。
特變電工,成為特高壓惟一“雙料”供貨商。2006年12月27日,從北京國家電網公司傳來喜訊,在中國首條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主設備合同簽約中,特變電工成為惟一一家承接1000千伏變壓器和電抗器兩項研制任務的企業,與國家電網公司簽訂了價值2億元的特高壓產品研制合同。
近年來,特變電工一直全面參與和支持特高壓工程建設。在“十五”期間,公司投入10億元進行“雙百萬”特高壓技術的改造。通過引進、消化、吸收特高壓技術和裝備,初步具備了“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百萬伏級變壓器、電抗器、互感器類產品的研制能力。通過開展大量的1000千伏變壓器和并聯電抗器的結構方案研究,成功研制了1000千伏試驗變壓器和500千伏可控電抗器樣機。同時,該公司還承擔了國內外重點能源項目如三峽工程,西北750千伏特高壓示范工程,出口美國國家主電網超高壓、特大容量主變等多項首臺套產品的研制任務,積累了一定的輸變電前沿產品研發、制造經驗,培養了一支較為成熟的研發制造隊伍。
平高電氣,三項指標創歷史新高。去年下半年以來,針對國家電網公司對220千伏以上產品實行集中招標的新形勢,該公司審時度勢改變營銷策略,適時拿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快速適應了國網公司招標模式的轉變。因此,在國網公司2006年的前七次招標中,分別取得了相應的好成績。截至2007年年初,河南平高電氣三項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新增合同金額18.9億元、產品發運金額16億元、資金回收金額16億元。在國網公司進行的集中招標中,平高電氣積極主動并嚴格按照各項要求去做,最終得到國網公司的高度認可,一舉拿下1億元以上的合同訂單,中標項目包括220千伏GIS5套、220千伏斷路器53臺、550千伏斷路器4臺等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
康嘉(沈陽)互感器,新品“掛網”運行。2007年初,特變電工康嘉(沈陽)互感器有限責任公司在國家電網公司第八批集中招標采購中成功中標變電站項目。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國家電網公司、電力設計院等60余位專家組成的專業評審委員會,對該公司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三個電壓等級的油浸倒立式電流互感器、電磁式電壓互感器、組合互感器等九種新產品進行鑒定。一致認為,九種新產品性能優良,綜合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完全具備了掛網運行條件。
衡陽特變,囊括荊門站百萬伏電抗器訂單。2007年初,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在我國首條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主設備招標中,以較強的實力囊括了荊門站4臺1000千伏電抗器合同。作為我國第一個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工程,采用多項首創技術,將極大地促進我國輸變電設備制造企業培育和提升核心競爭力,尤其是為衡變提供了重要機遇。近年來,衡變一直積極全面參與和支持特高壓工程建設。“十五”期間,公司投入6億元進行“雙百萬”特高壓技術的改造,成功研制開發了我國首批750千伏電抗器、1200千伏試驗變壓器等特高壓產品,并在一些長期制約中國輸變電設備制造水平的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重大裝備的國產化,從而結束了我國特高壓變壓器產品不能本土化制造的歷史。
電力電網的建設使發電機組廠商獲利
按照我國未來水電開發目標,到2015年水電裝機容量要到達1.5億千瓦,占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由目前的24%提高到28%。在國家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中,電力工業的首要任務是積極開發西部的水電資源,實現“西電東送”。水電建設將進入長達10年的黃金發展期。重點發展50萬千瓦以上大型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30萬千瓦級抽水蓄能機組。相關企業一定能從廣闊的市場需求中獲得利益。
最后,電力改革也為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電力改革后電力市場體制的引入,將打破傳統的垂直統一模式,促進新技術的應用,加強電力信息化、自動化的建設,使電力企業在公平競爭環境下提高服務、降低價格、改善電能質量,在為電力用戶提供增值服務、使其真正受益,并在整體上提高社會效益的同時,使電力企業自身也獲取更多的利潤空間。真正實現電力企業、電力用戶和電力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三贏的局面。
對于提供電力信息化、自動化服務的廠商來說,電力體制的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對廠商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對新產品研發、對原有產品完善的投入,增加在電力信息化、自動化領域的產品線,以滿足電力體制改革新形勢下的新要求,使其真正成為電力信息化、自動化完整解決方案的提供商。